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空腹喝奶不会被吸收?饮奶习惯不当小心腹泻

  • 生活常识
  • 2025-01-19 11:59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但有些人饮用后会出现腹泻的状况。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牛奶过敏,也有可能是因为饮食习惯不当导致的。比如空腹喝牛奶时,胃肠蠕动较快,牛奶在胃肠内停留时间较短,无法充分与消化酶接触,其营养物质未经充分消化就被匆忙排入大肠,无法得到充分的吸收和利用。

牛奶在高温下久煮也会影响其品质。当加热温度达到60℃至62℃时,牛奶中的蛋白质颗粒开始脱水,形成凝胶状态并沉淀。牛奶中的不稳定酸磷酸钙也会转化为中性磷酸钙形成沉淀。若加热温度达到1000℃左右,牛奶中的乳糖开始烧焦,并逐渐分解产生乳酸和少量甲醛。这样的处理方式会让牛奶中的维生素损失严重。煮牛奶只需加热至刚煮沸即可,避免长时间高温煮沸。

与酸性物质混合食用也会影响牛奶的消化吸收。在牛奶进入胃后,如果与酸饮料或水果中的果酸和维生素C结合,会凝结成块,影响消化,甚至引发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对于加糖同煮的牛奶,其中的赖氨酸和糖在高温下会发生梅拉德的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果糖基赖氨酸,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对儿童的影响更为显著。若想享用甜牛奶,建议在牛奶冷却后再添加糖分。牛奶也不宜与巧克力一起煮食,因为巧克力中的草酸会与牛奶中的钙结合成草酸钙,影响吸收,并可能引起腹泻等症状。

牛奶的保存方法也需留意。当牛奶的冰温低于零摄氏度时,脂肪和蛋白质会分离,酪蛋白呈粉状凝结,口感明显减弱,营养物质不易被吸收。经常饮用冰牛奶也容易诱发胃肠道疾病的复发,如溃疡、胆囊炎、肠炎等。为了保证牛奶的营养价值和口感,我们应注意正确的饮用方式和保存方法。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