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直肠癌靶向药物有哪些

  • 生活常识
  • 2025-02-24 08:12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大肠癌:预防与靶向治疗的探索之旅

大肠癌,一种在消化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直肠癌和结肠癌,是我国主要的癌症类型之一。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尤其是超过50岁的人群,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专家建议,从50岁开始,每个人都应该进行一次全面的胃肠镜检查,以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根据英国癌症研究协会2018年发布的全世界癌症数据分析报告,结直肠癌的患病率在肺癌、乳腺癌之后排名第三,但其致死率仅次于肺癌,位居所有癌症的第二位。这一严峻形势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预防和治疗大肠癌的方法。

在结直肠癌的靶向药物治疗方面,我们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抗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药物。这类药物以贝伐珠单抗、瑞格非尼、阿柏西普、雷莫卢单抗为代表。它们的基本原理是:肿瘤组织的增生需要形成新的血管来运输氧气和营养。这一过程是通过血管表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来完成的,而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就是抑制这种生长因子的特性,从而抑制肿瘤的增生。

第二类:抑制外皮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激酶(抗EGFR突变靶标药物治疗)。这类药物以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为代表。EGFR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细胞的生长,但也会刺激肿瘤细胞生长。当体内出现蛋白质与EGFR结合时,EGFR会被激活,如外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或转换细胞生长因子a(TGF-alpha)。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与EGFR结合的酪氨酸激酶(TK),阻断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降低基质金属胰蛋白酶和血管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产生。

第三类:PD-1/PD-L1抗体药物。这类药物以K药、O药为代表。随着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受到重视,PD-1抑制剂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中也获得了认可。尤其是对于那些带有dMMR缺少(DNA错配修复缺陷型)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MSI-H)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PD-1抑制剂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

尽管在临床中,带有dMMR或MSI-H突变的患者仅占5%,但考虑到结直肠癌的患者数量以及PD-1抑制剂对这一群体的较高有效率,使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靶向药物治疗上又多了一个合理的选择。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我们应加强预防意识,定期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