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网报道,近日在海口召开的全国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消息震惊:海南省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健康的“头号杀手”。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海南省的疾病谱发生了显著变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威胁日益加剧。
专家警示,慢性病包括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目前,海南省居民前五位死因中,循环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等占据显著位置。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慢性病死亡人数已占到因病死亡人数的60%以上。
的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患慢性病的比例正在逐渐上升。在35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尤为显著。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均有所上升。
专家强调,35岁至64岁的中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承担重任,该年龄段的死因以恶性肿瘤和损伤中毒为主。而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慢性病更是占据死亡病因的80%以上,其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尤为惊人。专家建议,应加强对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糖尿病筛查和管理,并开展职工体检,以便对慢性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除了加强筛查和体检,专家还提醒,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是预防慢性病的关键。由于慢性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公众应该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次研讨会上,专家们还就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随着会议的深入进行,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措施和方案出台,以应对慢性病带来的挑战,保障人民的健康。省卫生厅和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为海南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