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失禁:从尴尬到重拾自信的旅程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婴幼儿因为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无法控制小便,偶尔会出现尿湿裤子的现象。对于55岁的刘女士来说,她已经与尿失禁相伴三年。最近,她来到省直中医院寻求帮助,经诊断,她患上了压力性尿失禁。
热爱唱歌跳舞的刘女士,三年前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只要情绪波动,如大笑或打喷嚏,她就会失去对小便的控制。这一变化让她不得不放弃了曾经的爱好,生活也因此变得小心翼翼。
对于刘女士来说,失去爱好的痛苦尚可接受,但更让她难以面对的是社交场合的尴尬。每一次用力、打喷嚏、大笑或提重物,都可能引发不可控制的尿液流出。这种经历让刘女士在朋友面前多次陷入窘境,以至于她现在不敢轻易出门,即便出门也要穿着成人纸尿裤,很少出远门。尤其是今年10月份以后,她的状况似乎更加严重了。
谈及自己的病,刘女士表示,多年来她四处求医,总有人告诉她可能是肾的问题,并尝试了一些补药,但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来到省直中医院,经过专业诊断,她才得知自己患上的是压力性尿失禁。
省直中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李山山介绍,成年女性中,约有60%的尿失禁属于压力性尿失禁。当尿道因骨盆底肌肉变弱而脱垂时,膀胱流出口的关闭机能就会减弱,形成压力性尿失禁。尿失禁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如精神苦闷、丧失自尊、心烦气躁、拒绝出行等。
李山山医生提醒,尿失禁在女性及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但这是一种常见病,患者及其家属不必过于惊慌。一旦确诊,大多数情况通过手术都能治愈,而且费用也不高。重要的是,患者和家属需要及时走出“憋不住尿不是病”的认识误区,及早检查和治疗。每一个经历尿失禁困扰的人,都有可能通过科学的手段重拾生活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