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游泳易得什么传染病?皮肤病、眼病最常见

  • 生活常识
  • 2025-04-11 19:21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夏天,许多人选择游泳作为锻炼方式,既能达到运动的效果,又不会让人大汗淋漓。当看到人头攒动的游泳池,一些人开始担心,游泳会不会导致疾病感染呢?

在众多的游泳场所,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标志:“严禁皮肤病、红眼病、肠道传染病等患者进入”。确实,如果防范不当,泳池里可能隐藏着许多疾病的传播风险。

最常见的当属眼病。真菌性皮肤病、跖疣和传染性软疣是泳池中常见的三大类皮肤病。沙眼衣原体在严格消毒的池水中可被杀死,但如果池水被污染,就可能引发游泳池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疥螨、阴虱等寄生虫虽然不会在池水中传播,但容易通过共用物品感染他人。为了防止水中病菌的伤害,游泳场会按照国家标准在池水中添加消剂。常用的氯系消毒剂虽然能有效杀菌,但如果加入的量不符合国家标准,就可能滋生细菌。对于过敏体质和患有气管炎的人来说,氯系消毒剂可能会引发不适。有些女性游泳后会感到阴道瘙痒、分泌物增多,这除了感染水中病菌外,游泳池消毒不当、氯浓度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皮肤出现破损或感染,应避免游泳,以免加重病情。

那么,游泳会不会导致乙肝甚至艾滋病病毒感染呢?这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乙肝病毒虽然对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强,但在经过氯系消毒剂或双氧水处理的泳池水中,其感染性会被破坏。即便泳池内有少量活性乙肝病毒,其通过游泳者破损的皮肤黏膜进入体内的几率也非常低。艾滋病病毒和丙肝病毒比乙肝病毒更脆弱,在体外存活时间更短,并且对上述消毒剂敏感,因此也无需担心游泳会感染这两种病毒。

至于生殖器疣的病原人乳头瘤病毒(HPV),虽然它在公共浴室或泳池中可能通过共用毛巾、剃须刀等个人物品传播,但并未有池水感染的报告。性传播疾病里较常见的是淋病、梅毒和生殖器疣。只要泳池和水进行过必要的消毒处理,一般是不会通过游泳传播的。如果卫生条件不合格,池水也可能成为疾病传播的媒介。

只要游泳场所的卫生条件达标,游泳并不会导致过多的疾病感染。但在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时,我们仍然需要关注个人卫生和防范疾病的风险。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