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的北京城,张先生遭遇了一件令人不悦的事情。6月10日下午,他在北京的物美大兴店购买了两袋双汇王中王优级火腿肠。这两袋火腿肠的包装显示,每袋含有500克(每根50克,共十根)的火腿肠,生产日期为2012年5月8日,保质期为6个月。当张先生的姐姐和女儿食用后,却出现了腹泻和呕吐的症状。更令人震惊的是,张先生在火腿肠中竟然发现了已经死去的蛆虫。
面对这一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双汇集团于6月14日在官网作出了回应。双汇集团新闻发言人表示,集团正在全力调查此事,并指出需要严谨细致的时间来查明真相。双汇集团发布的公告中明确表示,厂家并不认同蛆虫是火腿肠自身产生的。厂家指出,只有在火腿肠包装袋出现破损(如涨袋、针眼等)的情况下,才有可能长出蛆虫。同批次生产的火腿肠经过检测是合格的。
这并非双汇集团首次面临食品安全问题。尽管每次事件都引发消费者要求双汇道歉的呼声,但双汇似乎难以真诚地承认错误。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双汇曾卷入“瘦肉精”事件漩涡。在那次事件中,双汇虽然举行了万人道歉会,但这场道歉大会更像是一场表彰大会。双汇的“掌门人”万隆虽然鞠躬致歉,但现场经销商代表的口号和热烈掌声让人质疑双汇道歉的诚意。
让人不禁思考的是,为何现在认错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地位高、名气大、粉丝多的企业来说更是如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质疑难道不应该得到企业的真诚道歉吗?一味的否认和狡辩真的能掩盖事实的真相吗?“打死不承认”的顽强态度是否是因为法律漏洞太多?企业可以随意对待消费者的质疑,而消费者却往往束手无策。长此以往,这无疑是企业自毁招牌的最佳做法。
食品安全关乎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任何企业都应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标准,真诚对待消费者。面对问题,企业应该积极调查、承认错误、及时道歉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希望双汇集团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障食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