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这一常见的自觉症状,常常让人苦恼不已。当我们的皮肤看似毫无异样,既没有起疹子,也没有颜色变化,却仍然感觉瘙痒难耐时,我们称之为瘙痒病。那么,为何在冬季,皮肤瘙痒的情况尤为严重呢?
我们的皮肤,除了手脚掌和黏膜部位,都分布有皮脂腺。这些皮脂腺会分泌皮脂,为皮肤覆盖一层薄薄的脂膜。这层脂膜就像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它不仅能够帮我们抵抗细菌的侵袭,还能有效减少皮肤水分的蒸发,保持皮肤的滋润与濡润。
实验证明,有完整脂膜保护的皮肤与去除脂膜保护的皮肤,其水分蒸发量相差悬殊,竟达75倍!在冬季,由于皮脂分泌减少,脂膜的保护作用减弱,皮肤水分蒸发迅速,容易干燥,从而引发瘙痒病。
值得一提的是,瘙痒病特别偏爱找上老年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逐渐衰老,皮脂腺也会萎缩,皮脂分泌减少。再加上老年人活动较少,血液循环较差,皮脂的分泌功能进一步减弱,因此皮肤很容易干燥。
在秋冬季节,老年人需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不要洗澡太勤,更不要用过热的澡水,避免使用毛巾、肥皂等用力搓澡。这样反而会洗掉皮肤表面的脂膜,使皮肤干燥加重,诱发或加重瘙痒。洗澡后,可以在经常感觉瘙痒的部位涂抹一些含有少量油脂的润肤液、膏等,以减轻瘙痒。
虽然无法改变秋冬季节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但老年人可以通过改善生活、工作的小环境来减轻皮肤干燥瘙痒的问题。比如,在室内采暖时,不要使室温过高,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种植花草等方法来保持室内适宜的湿度。养成定时定量喝水的习惯也至关重要。如果总是等到口渴才喝水,人体就会经常处于缺水状态,而从皮肤中夺取水分,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除了老年人,肤质敏感的人群也容易出现冬季皮肤瘙痒的问题。专家指出,预防冬季皮肤瘙痒需要减少洗澡次数,避免长时间高水温冲洗。平时应多喝水补充肌体和皮肤的水分丧失,并适当地补充含维生素A、E的食物,如胡萝卜、卷心菜、花生、芝麻等。这些维生素有助于保护皮肤健康,减轻皮肤瘙痒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