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高中课堂,总有一位老师手托腰部,艰难授课。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中,纷纷猜测老师是否患有腰间盘突出。那么,究竟腰间盘突出是何物?中医如何诊断?术后又该如何护理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腰间盘突出,中医称之为“痹证”。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对于气滞血瘀型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立即腰部活动受限,疼痛剧烈,脊柱侧弯。腰部第四、第五腰椎或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之间有明显压痛点,疼痛会向下肢放射,咳嗽时加重。后期可能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这类症状主要是因为受伤后,气血瘀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对于无明显外伤史的风寒湿型患者,病因不明显,逐渐感到腰部伴下肢重着疼痛,转侧不利。随着病情的发展,脊柱侧弯,腰部也有压痛和放射痛。天气变化时,疼痛会加剧。这类症状主要是由风寒湿之邪所致。
肾虚患者因长期患有慢性病或素体禀赋不足,导致肾脏精血亏损,无以滋养经脉,出现腰腿疼痛、酸重无力等症状。肾阳虚者伴有畏寒肢冷、面色浮白、尿后余沥甚至不禁、气喘等症状;肾阴虚者则多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面部潮红、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等。
术后护理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来说也至关重要。早期的直腿抬高训练能减少神经根周围血肿压迫和粘连,显著提高手术效果。从术后的第一天开始,就要协助病人进行直腿抬高运动,并逐渐增加直腿抬高的次数和角度。术后还需要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的恢复情况,特别是神经根的损伤情况。在术后护理中也要特别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对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要多喝水并适当补液。同时指导和督促病人做扩胸运动和深呼吸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定时拍背。
除了以上内容,我们还需要关注更多关于腰间盘突出的信息。例如食疗偏方治慢性咽炎、脾虚之人要少食山楂等健康资讯。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医健康的知识,请关注飞华健康网中医频道。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腰间盘突出及其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