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一个普遍却无需恐慌的肛肠话题
俗话说得好,“十人九痔”,这足以说明痔疮的发病率极高。当我们便秘时,痔疮似乎就会如影随形地出现,那么便秘与痔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呢?接下来的内容,就为大家解开这一谜团。
为何痔疮如此常见?这是因为人类是唯一直立行走的动物,痔疮是人类特有的疾病。其本质是直肠黏膜下的静脉曲张。与其他部位的静脉不同,直肠的静脉没有静脉瓣膜,这使得我们在长期站立或久坐后,容易诱发痔疮。而关于痔疮会否癌变的问题,实际上,痔疮是静脉曲张的病变,不会发生癌变,这种担忧是多余的。
如今,便秘的人越来越多,那么便秘和痔疮有什么关系呢?事实上,便秘是导致痔疮的主要原因。当便秘发生时,干燥的粪便压迫直肠,使直肠黏膜下层的静脉直接受到压迫,导致直肠肛门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如果排便时间过长,并用力屏气,会使腹压增高,进一步阻碍直肠肛门静脉回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痔疮。
而痔疮本身也会引发排便疼痛,有些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排便或强忍不便,这使得粪便在肠内停留过久,从而进一步加重便秘。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患上了肛肠疾病呢?如果便血量小,每次10~20毫升,颜色鲜红,这多半是痔疮出血。如果便血颜色暗红,说明出血位置较高。如果便血夹杂黏液,那么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性较大。如果便血有黏液呈鱼冻状或有腥臭味,伴随全身疲乏、消瘦,那就应该怀疑是否是结肠息肉或结肠肿瘤,最好立即就医进行检查。
如果大便时感到疼痛,但3小时内能自行缓解,一般为肛裂。肛周突然出现颜色黑的肿块,可能是血栓形成。肛周肿块伴有疼痛、发烧的,可能是脓肿。而大便性状的异常,如干稀交替、大便有槽印并且带血,也要引起警惕,可能是结肠息肉或肿瘤的表现。
痔疮虽然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一定影响,但并不需要过分恐慌。我们只需做好日常的预防工作,减少痔疮的发生即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定期进行体检,都是预防痔疮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