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农作物价格终于上涨,农民们的收入也水涨船高,喜悦之情还未完全洋溢在心头,一则消息却引起了他们的担忧——水价即将上涨,因为电价的上涨导致水价联动调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我国的自来水合格率竟然只有半数!幸运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开始联手应对水污染问题。
四部门——环保部、水利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目标是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重点流域的水质从中度污染改善至轻度污染。这一规划旨在确保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稳定,以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
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部分城市的水质低于五类标准,这意味着一些地区的水质甚至不适合农业使用。环保部污染防治司的赵华林司长介绍,城镇人口增长导致部分饮用水水源地达不到功能要求,部分城市甚至缺乏备用饮用水源地,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
水利部水资源司的于琪洋副司长也提供了令人担忧的数据: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仅为46%,河流中有38.6%的水质低于三类标准,这直接威胁到城乡的饮水安全。他也透露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通过实施《规划》,预计到2015年,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将稳定达到功能要求。
于琪洋副司长还表示,力争到2030年,水功能区的水质基本达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尽管水污染防治所需资金巨大,但目前国家还没有考虑征收水污染税和环境税。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有12个部委及重点流域的23个省(区、市)共同参与,建立了联动的工作机制。这一庞大的阵容足以看出国家对治理水污染问题的决心。《规划》已经得到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如果得以顺利实施,我们有理由相信,凭借国家的财力和决心,治理水污染问题将不再是难题。
编者在此呼吁,治理水污染问题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真正将《规划》落到实处,不要半途而废。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必定能够彻底治理水污染问题,让水质达到我们的饮用标准,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