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呛咳现象:如何有效预防?
呛咳,这一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无论是在喝水、服药或其他日常活动中,都可能遭遇。尤其对于老年人和儿童,呛咳的发生频率更高。据调查,约有近半数的老年患者在服药时曾经历过呛咳,尤其是那些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儿童因其气道相对狭小,更容易在服药时出现呛咳,引发气道痉挛或堵塞。
那么,为什么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发生呛咳呢?这与其生理特点和日常习惯密切相关。老人的咽喉感觉和运动功能有所减退,如果在服药时注意力不集中、吞咽过快或边说话边服药,药物很容易滑入气管,引发剧烈的咳嗽、肺炎甚至窒息。而儿童因其生理结构的特点,一旦发生药物呛入,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为了有效预防呛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分次服药,一次只吃一片。
对于老人和儿童,如果觉得服药困难,可以尝试一次只服一片药。在服用前,先用温开水润湿喉咙,然后再分次用水送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药物更好地咽下,还能减少呛咳的风险。
2. 送服的水量要适中。
干吞药物或用水太少都可能导致药物粘在食道壁上,对局部黏膜造成损伤。服药时应使用温开水送服,水量大约100~200毫升。需要注意的是,服药后也不应大量饮水,以免稀释胃酸,影响药物的溶解和吸收。
3. 专心服药,避免其他活动。
在服药时,应集中精力,避免说话或做其他事情。吞咽药物时动作不宜过快,应在水充分润喉的情况下缓慢吞下。
4. 特殊情况下咨询医生。
对于婴幼儿和某些特殊疾病的患者,如吞咽功能受损的人群,喂药时需特别小心。必要时,可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将药物研碎后用水溶解服用。但需注意,某些特殊剂型的药物如缓释片不宜随意掰开或研碎。
如果不幸发生了呛咳,应立即停止服药,让患者坐直并用力拍打其背部。对于婴幼儿,可以采取头低脚高的姿势,并拍打其背部,然后及时到医院检查处理。
除了以上提到的预防措施,我们还应注意日常保健,关注更多关于健康的知识,为身体筑起一道健康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