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披露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一些关系人体健康的药用胶囊,居然是由皮革厂鞣制后的皮革下脚料制成,这些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消息一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立即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对涉及问题的13个药用空心胶囊产品暂停销售和使用。
位于浙江省新昌县儒岙镇的几十家药用胶囊生产企业,所产胶囊约占全国药用胶囊产量的三分之一。记者调查发现,这里的胶囊出厂价差异巨大,低的仅需四五十元就能买到一万粒。这其中,新昌县卓康胶囊有限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透露,他们的药用胶囊主要供应一些药厂,原料主要是明胶,价格差异主要是因为明胶原料不同。
调查发现,某些价格便宜的明胶其实是“蓝皮胶”,这种明胶是使用皮革下脚料制成。在河北学洋明胶蛋白厂,经理揭示了所谓的“蓝皮胶”原料的真面目——这些原料实际上就是皮革废料。这些皮革废料被收购后加工成所谓的“蓝皮胶”,再卖给一些胶囊厂用于生产药用胶囊。这些药用胶囊最终流入各大药厂,成为各种药品的一部分。
据《中国药典》规定,生产药用胶囊的原料明胶至少应达到食用明胶标准。《每周质量报告》的记者经过长达8个月的调查,发现一些明胶生产企业使用铬超标的皮革废料生产工业明胶,然后将其销售给一些药用胶囊厂。这些药用胶囊的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最高超标达90多倍。
进展显示,针对央视对羚羊感冒胶囊所用胶囊原料铬金属超标的报道,修正药业集团董事长修涞贵表示,他们的产品经过自检并未发现铬超标。他们仍决定将留样送至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修正药业的高级副总裁王之光回应称,央视送检的药品生产日期在新国标实施之前,当时铬元素含量并未纳入检测范围。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药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必须严格监管。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关注药品的安全问题。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力度,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期待药品生产企业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