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福达)——金融街论坛年会政策发布专场活动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释放出新的政策信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的丁志杰主任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外汇局在支持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方面的最新举措和未来的计划。他主要从跨境贸易、直接投资、外债等方面展开介绍。
在跨境贸易方面,外汇局为北京自贸区跨境贸易外汇收支带来了便利化的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商提供货物贸易外汇综合服务,这无疑是给快速发展的跨境电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外汇局正在研究探索实物资产跨境转让的场内外汇结算模式,这将大大提升外汇资金结算效率。对于在京的中资机构海外员工和境外高端人才,外汇局也推出了便利的购结汇政策,如便利境外高端人才办理个人赡家款、随行子女就读等购结汇。
在直接投资方面,外汇局致力于推进境内机构境外投资便利化。丁志杰透露,外汇局正在研究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制度(QFLP)试点的改革方案,旨在进一步拓展投资范围、简化登记手续、便利资金汇兑。这一改革方案旨在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开辟一条更为便捷的跨境投融资管理模式,并吸引更多全球一流投资机构落户北京。
在外债方面,外汇局一直在持续推进外债便利化措施的落地。特别是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汇局发布了外债便利化试点实施细则,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到更大额度的外债便利化额度。外汇局还创新了企业外债管理方式,取消试点企业外债逐笔登记管理要求,试点一次性外债登记。还在北京开展了不良资产跨境转让业务试点,进一步盘活银行不良资产,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丁志杰表示,未来外汇局将继续研究整合跨境证券投资账户管理,推进外债便利化改革。还将探索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支持跨境绿色金融发展等创新措施。这些新举措旨在进一步支持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贸区建设,促进国内外市场的互联互通,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地,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企业在新的政策环境下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