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十三亿人口,且数量仍在逐年增长。我们所关注的中心问题中,医疗保险无疑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在求医问药之时,公立医院和大型医疗机构往往成为我们的首选,因为它们给予我们更多的安心与信赖。近期公立医院出现的种种漏洞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徐树强提出了深入且富有洞察力的建议。
在医药卫生领域,对公立医院评价的模式、方法和渠道正逐渐丰富和多元化。许树强表示,这些评价从不同角度推动了医院的发展。如果评价标准过于偏重于技术、规模、设备等统计指标,可能会导致公立医院在办院方向上产生偏移,使公益性质逐渐淡化。
在许树强看来,评价公立医院的优劣,不仅应关注其经济效益的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考察其社会声誉和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认为,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直接接受者,他们的感受和体验是最具参考价值的。患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从患者角度开展的评价对提升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及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许树强强调,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公立医院应深刻认识到患者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性,并建立由委托授权、第三方社会评估机构实施的常态化评价和监测机制。需要建立统一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数据库,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他进一步建议,应逐年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保障其正常建设与发展,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确保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基本卫生服务在全民中的可及性。
许树强认为,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必须从机制上得到保障。上级部门应建立和完善对公立医院的综合考评体系,将服务项目完成情况、患者满意度等绩效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形成鼓励医务人员重视患者体验与感受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被淡化,真正为人民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体现出对人民的尽责。
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最基本的。公立医院的正常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解决人民的医疗需求,更是对人民尽责的表现。维护好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