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光明称掺碱水已经全部召回遭到消费者质疑

  • 生活常识
  • 2025-04-16 12:36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光明乳业最近发生了一起牛奶误掺碱水事件,这一消息源自微微健康网。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光明乳业迅速采取行动,已经将问题牛奶全部下架并召回。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光明乳业并没有留下手机号码或家庭住址,他们是如何实现“全部召回”的呢?这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和疑虑。

一位普通消费者在微博上爆料称,光明乳业的部分优倍牛奶出现了紫薯“撞色”现象。随后,光明乳业在官方网站上声明,产品误掺了食品级碱水,并已将当天上市的相关产品全部下架并召回。与已经购买到问题产品的消费者取得了联系。

虽然光明乳业没有公开他们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但是他们的行动速度和效率仍然让人印象深刻。这次事件不仅提醒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加小心谨慎,更重要的是引发了人们对于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的思考。

记者发现,国家质检总局在2007年发布的《食品召回管理规定》中包含了45条细则,然而在2011年的修订征求意见稿中,这一数字减少到了27条。其中被削减的条款中有两项特别引人关注。

“分级召回”被删除。事实上,“分级召回”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之一。在一些国家,如美国,就已经实行了分级召回制度。根据不同级别危害的食品,它们会根据风险程度实行分级响应。如果对所有风险的食品“一视同仁”,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更加严格,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层面却可能存在难度,甚至可能影响效果。

食品召回的推动不能全指望企业的主动性。企业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利润,如果没有严格的法律保障和严肃的处罚规定,企业往往不会主动曝光自身的问题。像美国等国家的大企业以及我国的上市公司,它们主动曝光自身问题的态度通常比小公司要好,这背后的原因是法律和信息公开等制度的约束。因为,如果企业不主动采取行动,一旦被监管部门发现,它们将面临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

这次光明乳业的事件不仅提醒了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的思考。希望在未来,我国的食品召回制度能够更加完善,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