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我国新农合支付形式初现成效

  • 生活常识
  • 2025-04-16 13:5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卫生局的官方消息透露,青岛市所辖的3区5市已经全面铺开了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这项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调整支付方式,它深入到了门诊总额预付以及住院按病种付费的细致环节,更为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变革已经在参合农民与各级医院之间构建了一种双赢的局面。

青岛这个拥有约450万农民群体的城市,新农合共筹资11.75亿元,支出达到了10.08亿元,惠及了370万的农民。这其中,支付方式改革的成效尤为显著。以即墨市为例,这里实施了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费用单病种定额付费等策略,成功将新农合医药费用的年增长率从原本的15%左右降低到了负增长。

胶州市采取了住院费用总额控制和按服务人次付费的方式,使得医疗费用增长率得以控制在6.2%的范围内。而在胶南市,按照住院病人人头付费的方式,次均住院费用被控制在了全市的最低水平。莱西市则是按照病种进行费用控制,其所属的二级医疗机构费用增幅都被牢牢地控制在5%以内。

即墨市的改革举措更是细致入微。从去年的4月1日开始,他们针对新农合门诊和住院支付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门诊支付方式不仅考虑了次均费用控制,还引入了总额预付的方式。在住院统筹支付方面,更是将心肌梗死等40种常见病的医药费用纳入了管理范围。对定点医疗机构的7项指标进行严格考核控制。如果住院补偿支出超过总额预付标准,超出部分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而结余的资金则留给医疗机构自身发展。这种“结余归医院,超支医院承担”的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医院控费的积极性。

以即墨市人民医院为例,该院在改革实施后,严格控制了高额耗材和贵重药品的使用,对于一些费用较高的诊疗项目也进行了严格的审批手续。他们还开展了6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并加强科室管理,防止各种违规行为。这些举措使得该院的次均住院费用从改革前的7100元下降到了6800元。

青岛市的这场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不仅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也让医疗机构在费用控制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真正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