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新的篇章正在翻开。【解读】
近日,中国与欧盟金融合作迈出了新的一步,建立了人民币结算和清算中心。浙江省商务研究院院长张汉东认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长期以来,美元结算一直是国际经贸往来的主流,这是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既有格局。人民币清算和结算的出现,将为中国企业带来重大利好。现在,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不再需要经历繁琐的两次汇兑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汇率波动损失和手续费。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德国等欧洲地区做生意的中国投资者来说,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大大降低了汇率成本和风险。预计在一两年内,甚至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在德国进行投资,这将使双方贸易更加便利,金融交易更加快捷。
中国最近授予法国800亿元人民币RQFII额度,双方还同意在巴黎建立人民币清算和结算安排的讨论。通过这些互惠互利的金融合作,巴黎金融市场有望成为中国对欧元区投资和欧洲对华投资的重要交易地。
在能源领域,中国广核集团与法国电力公司签署了关于在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工业合作协议。中海油与法国道达尔公司也签署了液化天然气(LNG)合作协议。根据这份协议,法国道达尔公司将在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增加每年100万吨的长期LNG资源供应。虽然这是比较枯燥的能源合作,但业内人士对此非常关注。
中海浙江宁波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是中海油与浙江省合作的重大能源项目,2013年8月正式运行。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中海油签署的供应增量协议是全国性的,但浙江也有可能从中受益。浙江作为天然气需求和消耗大省,不断增长的需求和缺口正逐渐由进口LNG来填补。据悉,2013年浙江进口LNG105万吨,而今年这个数据预计会突破190万吨。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和能源合作的不断推进,中国正逐步融入全球经济体系。金融和能源的融合,将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期待未来中国在国际金融和能源领域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