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柴油的提炼与公交车应用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再生柴油的应用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你是否知道,我们日常所见的公交车,如今已经可以使用再生柴油,也就是由餐饮行业的废弃油脂——俗称的“地沟油”提炼而成的生物柴油。
上海久事公交集团与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分公司的合作,为公交车注入了新的动力源泉。这种生物柴油,通过将餐饮废弃油脂回收后,经过科技手段处理,提炼成B5柴油。至2020年底,已有数万辆次的公交车成功使用这种环保燃料,走出了绿色出行的新路径。
生物柴油的应用,不仅改善了尾放,还为城市环境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项技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地沟油”从实验室进入市场并被公众接受的过程却充满挑战。为了消除公众的疑虑,上海久事公交集团下属的巴士一公司进行了试点运行,并在同济大学进行了车载公交实际工况检测。结果显示,使用生物柴油后,车辆尾放显著改善,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表面无积碳,且未出现与油路相关的故障。这一实践证明,加注B5车用柴油可降低重金属及细颗粒物等污染气体排放量10%以上,氮氧化物净化效率达80%。
再生柴油的应用,不仅解决了“地沟油”的处置问题,还破解了原料匮乏的困境。上海通过实施《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处理管理办法》,规范了餐厨废弃油脂的收运、中转及初加工队伍,鼓励收运处一体化经营,形成了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全产业链闭环管理。现有的18家回收企业,每天对全市餐饮企业的餐厨废弃油脂进行定点回收,确保了生物柴油原料的稳定供应。
这一实践充分体现了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废弃油脂转化为宝贵的资源,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为公交车提供了新的动力选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支持,相信再生柴油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我们的绿色出行贡献更多力量。探访火锅店的背后:地沟油如何变身生物柴油并助力公交前行?
走进一家火锅店,收运人员正仔细地过秤,确认“地沟油”的重量。随后,他们通过刷卡将信息上传至后台。这些从饭店收集的油,在经过一系列粗加工后,被运送到一家专门处置的企业。在这里,它们会经历预处理、酯化反应和蒸馏精制等工序,最终蜕变成生物柴油。
这一转变的背后,其实是一场成本与市场的博弈。上海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长期面临成本倒挂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收运和处置的高成本。为了拓宽生物柴油的市场应用前景,上海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了一套应急托底保障机制。当0号柴油的批发价低于一定标准时,市级财政会进行应急补贴,确保处置企业的正常运转。
这种补贴机制确保了原料油的稳定收购价格。在应急补贴实施期间,处置企业会以不低于3600元/吨的价格收购原料油。而在市场推广方面,上海财政也积极安排资金,对销售B5柴油的加油站进行补贴。这样的补贴政策极大地鼓励了生物柴油的销售和使用。
从上海石油的数据来看,B5柴油的零售价格始终比0号柴油便宜0.3元/升。这对于广大车主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以上海的环卫车辆为例,一个拥有30辆车的小车队一年能因此节省十多万元。而上海公交单位更是积极响应,浦东地区的公交车辆已全部使用B5生物柴油。仅在2020年,大团加油站就定点加注了57万升B5生物柴油。
为了满足市场的不断增长,上海石油在2018年启动了生物柴油调和设施建设项目。在闵行油库新建了B5柴油调和基地,通过改造原有设备,实现在线调和,形成了完整的生物柴油调和系统。如今,上海石油已在旗下243个加油站布点销售B5柴油,累计有约1402万辆车次加注了这种环保燃料。
这不仅是一次能源的转变,更是一次环保的尝试。从“地沟油”到生物柴油,再到助力公交前行,这是一个奇妙的转化旅程。我们期待这种环保、可持续的能源能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公交车使用的不仅仅是柴油,更是我们对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