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心城区的格局与底气:禅城的万亿征程
站在禅城文华公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脉搏。禅城,作为佛山地理上的中心,一直是政治文化的聚集地,其不可撼动的政治经济地位不言而喻。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禅城被赋予了更高的使命和责任。
禅城区区长严冰在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未来的禅城将是佛山中心城区的“强中心”,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和贡献。过去五年,禅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市场主体总量超过20万户,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是2015年的5倍,各类人才总量超过28万人。这些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谈及禅城的优势,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禅城文化优势独特,是岭南文脉的千年积淀;区位优势明显,行政和公共服务资源集聚;交通优势明显,轨道路网四通八达;城市环境优质,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这些优势使得禅城在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面对新的历史时期,禅城未来的发展方向清晰可见。坚守实体经济和制造业不动摇,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和首位度,深化“人城产文”融合,全面推进“六城”建设。这六大建设领域既是对未来的规划,也是对城市格局的拉开。
“六城”建设是禅城未来工作的主要奋斗目标。建设创新创业之城、精致秀美之城、智慧高效之城、开放包容之城、岭南文脉之城、幸福祥和之城。这些目标不仅为市民勾勒了未来工作生活的畅想,也准确定位了禅城作为佛山中心城区的精品路径。
在报告中,“建设”一词的高频出现,凸显了禅城对于城市建设的决心和信心。铆足信心,禅城将加快“六城”建设,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重点、高端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禅城还将提升城市形态和功能品质,展现出有活力、有魅力、有韵味的城市风貌。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城市格局的变革,禅城虽有土地面积、发展空间上的挑战,但更有“四最”的优势和担当。在不变中求变,在积淀中绽放,禅城将以其独特的魄力和精神,努力建设与万亿城市相匹配的市中心,为佛山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千年古镇禅城,窑火传承映今昔。这里不仅是岭南文化的汇聚之地,更是历史记忆的承载者,乡愁的凝聚点。在这片热土上,独特的文化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独特魅力。
六大行动凝聚禅城吸引力与引领力,描绘出未来五年的宏伟蓝图。从“提二强三”到“品质禅城”,每一个行动都凝聚着禅城人的智慧与汗水。他们深知,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同心同德;产业先行,项目为王;以人为本,建管并重;深化改革,创新驱动。
未来的禅城,将着力打造“六城”建设蓝图。无论是东部“城市极核”、中部“创新走廊”,还是西部“智造高地”,都彰显着禅城的发展雄心。而“全域城市化”“智慧城市”“精品城区”等关键词,更是勾勒出品质禅城的生动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最佛山”行动作为“六大行动”之一,足见禅城对佛山文化的重视。从古代佛山镇的辉煌历史,到现代禅城的蓬勃发展,佛山文脉的延续与传承一直是禅城人骄傲的象征。区委书记黄少文表示,将以“绣花功夫”推动老街区、老旧小区的连片改造,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而禅城的发展,最终落脚点在于惠民、便民、利民。在行动纲领的指引下,禅城致力于给企业一个“温暖的家”,给创新创业者一个“成长的家”,给市民一个“幸福的家”。这样的禅城,不仅让人充满期待,更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新规划的佛山中心城区,佛山国际大都市区规划,为禅城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禅城将以前瞻性的精准定位,明确区域发展优势,提振士气,拉开城市发展格局。未来的禅城,必将成为一座充满魅力、活力、动力的现代化城区。
南都记者刘钰滢通过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禅城发展的生动画面。让我们共同期待,禅城的下一个五年,将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佛山乃至岭南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