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中的夫差皇后:命运、格局与自我局限
一开始,我对《如懿传》中的夫差皇后只是感到其结局凄凉。但深入观看后,发现其命运多舛皆因自我格局与局限所致。
夫差皇后,名存实亡的皇后之位,背后是夫差家族的支撑。始皇帝看重她的家世背景,甄嬛太后亲自挑选她作为儿媳,无疑她在后宫的地位是稳固的。她似乎缺少了一种真正的格局观,导致她在后宫的道路越走越窄。
她的每一次决策,都似乎在证明她的视野不够开阔。送给和岳的手镯,是她的一次失误。那个手镯不仅未能巩固她的地位,反而成为她和贵妃矛盾的。当贵妃因病复仇时,揭发了她的秘密。
夫差皇后在后宫似乎没有真正的朋友或盟友。她的孤立,源于她的格局局限。她争强好胜,却不懂得如何真正结交盟友,如何与人为善。这一点,与甄嬛的婆婆相比,差距明显。甄嬛在后宫中,不仅有自己的势力,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真正帮助他人。
夫差皇后对家族和自身的荣耀过于看重,导致她在处理一些事情时过于短视。她对儿子的期望过高,让他承担过多的压力;她对女儿的婚事过于计较,忽略了孩子的真实感受。这一切,都源于她对夫差家族荣耀的过度执着。
她和甄嬛之间的矛盾,更是她自我局限的一个体现。作为甄嬛的儿媳,她本可以依靠婆婆在后宫立足,但她却将甄嬛推到对立面。不仅如此,她还试图利用甄嬛来除掉如意,这一招虽然狠毒,但却不够聪明。
夫差皇后其实很孤独。夫差家族不能成为她的依靠,与婆婆关系恶化,嫔妃对她不满,就连她的女仆也不够忠诚。这一切,都因为她过于执着于自己的得失,而忽视了与他人的真诚相处。
如果夫差皇后能够放眼长远,不局限于眼前的得失,她的结局或许不会如此凄凉。只可惜,人生中没有如果。
夫差崇尚节俭,金钱在他的眼中似乎只是皇宫众多繁华中的一抹黯淡。你瞧,你提倡节俭,你家丫鬟欲购金玉饰品,金玉妍便毫不吝啬地慷慨解囊,瞬间之间,你家丫鬟已成为金玉妍的忠实追随。
为了获得地位与权力,有人愿意奉献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婚姻。明知前路坎坷,却仍心存幻想,以为对方便是此生良人。然而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的幻想罢了。奴仆的忠诚,往往取决于主人的态度与行为。主人若轻视他们,他们自然会心生不满,做事敷衍。
甄嬛的智慧让人佩服。面对西西的拉拢,她果断拒绝,清晰明了地表明自己的立场。而女王则强行将自己的人推至风口浪尖,向他们灌输:你只是一个奴仆,为我效劳是你的荣耀。这样的主人,又有哪个奴仆不心悦诚服,尽全力的为其效劳呢?
至于李玉,他之所以追随如懿,除了惢心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如懿待他如亲人。身在后宫,切勿小看奴仆的作用,他们的力量往往超乎想象。
富察皇后的一生看似完美符合皇后的形象——端庄典雅、大方得体。然而深入,却发现了其内在的狭隘与局限。她过于在乎富察家族的荣耀,因为她的家族不断提醒她,身为皇后,必须延续这一荣耀。她的母亲教导她要防备所有人,这种防备心理限制了她的视野和格局。仅仅一次进宫,短短几句交谈,便暴露了她的心胸狭窄。富察家族真正在乎的不是她个人,而是家族的荣耀。她仅仅是这一荣耀的棋子,她的生死对家族而言并不重要。她和弘历的结合纯粹是利益的联姻。身为皇后,她已经站在风口浪尖之上,却仍贪心求爱。
相比之下,同样是利益联姻的颖妃却过得更好。因为她的父母真正关心的是她的幸福,而不是家族的荣耀。颖妃清楚这桩婚姻更多的是利益交换,她有强大的家族支持,无需争宠。
富察皇后亲手毁掉了自己的人生。她追求的荣誉和爱情太过虚幻,这是因为她的视野和格局太过狭隘。如果她能够拥有更大的格局,凭借她的家世背景,她在后宫的地位必然不同。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这与她的格局和选择息息相关。家族的背景既能让你傍身也能毁了你,关键取决于你如何选择和行动。
吉吉与你一同追剧,分享这些深入人心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