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佼在直播中承认了他曾在2023年涉嫌性骚扰的行为,这一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他在直播中坦言,这一行为源自于他童年时期目睹母亲出轨的心理创伤。据他透露,年仅十岁的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目睹了母亲与第三者的不堪场面,这场景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导致他的心理发展出现了扭曲。这种经历,让他形成了病态和变态的性认知。他在解释自己的性骚扰行为时,将其与艺术创作混淆,认为这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病态表现。
公众对此解释并不买账。舆论普遍认为,黄子佼的道歉缺乏诚意,他试图通过讲述自己的原生家庭悲剧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这种做法被视为典型的加害者逻辑。他的解释不仅没有获得公众的谅解,反而引起了广泛的批评和指责。一些网友认为,将性骚扰行为归咎于母亲出轨的经历,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同时也是在逃避法律责任的表现。尽管他的妻子孟耿如和岳母公开表示支持他,但她们并没有对问题的核心做出实质性的回应。
在司法层面,司法机关并没有接受黄子佼关于心理创伤的解释。台北地方法院在一审判决中明确指出,黄子佼持有大量未成年人性影像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并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及罚款。截至二审期间,黄子佼的上诉请求并未得到司法支持。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公众人物道德底线的思考,也再次提醒社会关注童年经历对个体成长的影响以及性教育的必要性。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争议事件,更是引发了人们对于人性、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