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没有疑似感染患者或密切接触者,家庭成员近期未去人群聚集场所,家中无外来人员的情境下,无需过度消毒,保持居家环境卫生和开窗通风即可。面对传染病威胁或人群密集性活动时,才需进行预防性消毒。
对于孩子外出回家后如何消毒的问题,我们应引导孩子脱外套、外裤、鞋子,若衣物或鞋子表面有肉眼可见污渍需清洗,否则可放在固定位置通风干燥。指导孩子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口罩,然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认真搓洗至少20秒以上,用清水冲洗后清洁面部。若孩子配合,可清洗鼻腔和漱口。
关于洗手的问题,我们要明确孩子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洗手,如咳嗽打喷嚏后、接触他人后、准备食物前后等。若手上无明显污渍,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家长和孩子都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外出回家后要更换衣物、洗手后才能抱孩子。教会孩子正确的洗手步骤,包括淋湿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搓手至少20秒、用清水冲净双手等。
戴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能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孩子戴口罩需注意选择适合的时机和口罩类型。独处或在空旷场所时可以不戴口罩,而到公共场所、人员密集或密闭场所时则建议佩戴口罩。对于儿童,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GB2626-2006KN95的颗粒物防护口罩。市面上主要有适合1岁和4岁以上的口罩,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合适的口罩。棉纱口罩、海绵口罩和活性炭口罩对预防病毒感染无保护作用,不建议儿童佩戴。一次性外科医用口罩和N95医用防护口罩的使用时间有限,需注意及时更换。
我们还要关注居家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儿童好奇心强烈,家中煤、水、电等都可能引发危险,要划出安全区域避免儿童接触。防疫期间家中可能储备的消毒清洁用品要注意防止孩子误服、误用,同时避免孩子玩弄口罩。室内家具边角要加防护,清理地面以防滑倒,留意门窗避免坠落。
我们要保持警惕但不恐慌,通过科学的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外出归家后的安全消毒手册 —— 如何正确处理防护疫情
津云新闻记者 侯沐伟 马扬洋 刘畅报道
疫情之下,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与自身及家人的健康息息相关。随着疫情的发展,外出归家的消毒工作成为防控的重要环节。那么,我们该如何确保在回家后进行正确的消毒呢?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衣物消毒
您的衣物是接触外界病毒的第一道防线。回家后,应立即更换衣物,并将换下的衣物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以使用含有氯的消毒剂或高温洗涤进行衣物消毒。确保彻底清洗衣物上的细菌和病毒,以保护您的健康。
二、手部清洁
手部是最容易接触到病毒的部位。在回家后,务必立即进行手部清洁,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洗手液或消毒剂进行洗手。揉搓双手至少20秒,确保清洁到位。避免触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
三、物品消毒
外出时携带的物品,如手机、钥匙、钱包等,都可能接触到病毒。回家后,应对这些物品进行全面消毒。可以使用消毒湿巾擦拭物品表面,或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确保物品表面无病毒残留。
四、室内消毒
除了个人物品外,家中的环境也需要进行消毒。可以使用常见的消毒剂对地面、桌面、门把手等常见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确保室内环境清洁,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
在消毒完毕后,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的行动轨迹和接触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疫情期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至关重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身体免疫力,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
疫情期间外出回家后的消毒工作不容忽视。遵循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与安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