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争议再起:音乐胎教引发听力担忧
曾经,罗女士怀着对宝宝的期待,每天聆听胎教音乐,期待宝宝聪明健康。当她把音量调到最大,直接将录音机贴在肚子上的时候,恐怕已经给未出生的孩子带来了不小的风险。如今,一个月大的孩子被诊断出听觉神经受损,胎教音乐是否损害胎儿听力的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在湖北的某个家庭里,罗女士的胎教方式颇具争议。她坚信音乐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却不曾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当宝宝出生后似乎对外界声音毫无反应时,罗女士心怀不安地带孩子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进行检查。医生给出的诊断让罗女士震惊——孩子的听觉神经受损,听力受损可能与她在怀孕期间的胎教方式有关。
关于胎教的争议一直不断。有专家认为胎儿在母体内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音乐胎教对胎儿发育没有作用。中华预防医学会及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常务理事丁宗一教授对此持批评态度,强调胎儿只有在出生后才具备听觉功能。电生理实验证明,声音对胎儿确实会产生刺激,但胎儿无法感知具体的音乐,任何音乐对他们而言都是噪声。
针对罗女士的情况,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龙墨医生指出,要确定胎儿是否能听到母体外声音的也不能忽视其他可能导致先天性耳聋的因素。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听力测试中心的叶林峰医生则认为,罗女士直接将扬声器放在腹壁上,声波进入母体,长期如此会对胎儿的耳蜗和听觉神经造成损伤。
尽管胎教音乐的争议仍在继续,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任何刺激都需要适度。过度、不恰当的方式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那么,何时进行音乐胎教、如何进行才是恰当的呢?孕中期的胎教应该如何选择?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的问题。编辑也推荐一些结合日常家务的胎教方式,让胎教融入生活的每一处,让宝宝在温馨的环境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