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武松与酒之谜
你是否曾经好奇,《水浒传》中武松喝的那十八碗酒究竟是什么酒?在打虎之前,武松在店家所言的“三碗不过岗”喝了酒,那酒放在今天究竟有多少度呢?让我们一同来揭晓这个谜题。
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对武松打虎的故事津津乐道。在武松踏上打虎之路前,他的饮酒情景让人印象深刻。店家曾对他说:“三碗不过岗”。很多人都在猜测这酒的度数,其实这谜底与我们古代的酿酒技术息息相关。
我们知道在古代,酿酒技术尚未达到现代的水平,因此那时的酒不可能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或烧酒。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烧酒这种蒸馏酒的制法是在元代才开始出现的。武松所饮之酒更可能是果酒、黄酒或米酒中的一种。
考虑到宋代果酒酿造技术尚处在起步阶段,自然发酵的果酒口感并不佳,所以果酒的可能性不大。而黄酒经过长期窖藏,会变成澄黄乃至微红的颜色,品质更佳,被称为“状元红”、“女儿红”,但考虑到当时的背景,黄酒的制作工艺复杂,时间较长,所以黄酒的可能性也被排除。武松所饮之酒大概率是米酒。
书中第75回的描述也为我们提供了线索。阮小七用村酒偷换御酒时,提到的“村醪水白酒”与黄酒的外观区别很大,“醪”字暴露了它是米酒的身份。例如陕西著名的米酒黄桂稠酒,也被称为白醪酒。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武松打虎前豪饮的十八碗村酒很可能是酿造较好的米酒。放在今天,这种米酒的度数应该不会超过15度。如果按照每碗盛三两酒来计算,武松的酒量相当于今天50度的白酒一斤多。这位好汉的豪情壮志和海量确实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