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每当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因为无法抵挡柿子的美味而大吃特吃。近日四川广安发生的一起事件提醒我们,虽然柿子美味,但绝不能贪多嚼不烂。这起事件中,一名年仅三岁的小女孩就因为一口气吃了八个柿子而长出了一个胃结石。那么,在秋季享受柿子美味的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又该如何把握吃柿子的度呢?
我们要知道的是,空腹时绝对不能吃柿子。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及果胶,它们在空腹状态下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顺利通过幽门到达小肠,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所谓的胃柿石。这种胃柿石如果无法自然排出,就会造成消化道梗阻,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
那么,除了不能空腹吃柿子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我们要控制每次吃柿子的量。柿子中的鞣酸能与食物中的钙、锌、镁、铁等矿物质结合,形成无法被人体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影响这些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吃柿子的量不宜过多,一般认为在非空腹的情况下,每次吃柿子以不超过200克为宜。
吃完柿子后要记得漱口。因为柿子含糖较高,且含有果胶,部分会留在口腔里,特别是牙缝中。这些糖分和弱酸性的鞣酸很容易对牙齿造成侵蚀,形成龋齿。吃完柿子后最好喝几口水或及时漱口。
还有一些人认为吃柿子皮比吃柿子更有味道,但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柿子中的大多数鞣酸都集中在皮中,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特别是在柿子脱涩工艺不完善的情况下,皮中的鞣酸含量更多。不建议大家连柿子皮一起吃。
除了以上几点注意事项外,还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柿子不能和一些寒性的食物如螃蟹、鱼、虾等一起吃。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高蛋白的蟹、鱼、虾在鞣酸的作用下很容易凝固成块,也就是形成胃柿石。糖尿病患者也不宜食用柿子,因为柿子中的糖类含量较高且容易被身体吸收,容易导致血糖升高。对于胃病患者和贫血患者来说,因为柿子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刺激胃部或妨碍铁的吸收,所以也要谨慎食用。
在享受柿子美味的我们一定要注意适量食用并遵循正确的食用方法这样才能真正享受到柿子的美味而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甚至伤害。希望大家在秋季吃柿子的同时能够牢记这些注意事项保护好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