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中的张力与碰撞——徐志摩与张幼仪的纠葛
当张幼仪因怀孕而忧虑打胎的风险时,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她忐忑地说:“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而失去了生命。”徐志摩听到后,回应的语气里透露出一种理性的冷静:“就像有人坐火车也会遭遇不幸,难道因此就不坐了吗?”另一种版本中,他的回应更为直接,甚至有些冷漠:“打胎都怕死?坐火车还有风险呢,难道都不活了?”
这一切的背景,是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极端不耐烦和对新式爱情的追求。当时,他正处在狂热追求林徽因的阶段,对张幼仪的怀孕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甚至用“乡下的土包子”这样的词语来刺激她。对于张幼仪怀二胎的情况,徐志摩以无法忍受无爱之婚姻为理由,逼迫她离婚。他强调:“林徽因即将回国,我必须要现在离婚。”
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幼仪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惶恐。她选择前往德国,并在那里独自生下了孩子。徐志摩为了尽快离婚,也追至德国。在签署离婚协议时,他甚至表现出催促的态度:“我没时间等了,你现在就必须签字。”这些言行反映了徐志摩对婚姻的冷漠态度和对新式爱情的极端追求。
徐志摩的言辞虽然透露出他的决绝和果断,但也反映出他对婚姻的轻率和对张幼仪的无情。这样的行为,无疑加深了人们对他的评价——一个才华横溢但冷漠无情的“渣男”。他的行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无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他的爱情观、婚姻观,成为了后世评价他的重要依据。而这场对话,也成为了他们婚姻纠葛的缩影,让人感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