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 生活常识
  • 2025-08-19 11:22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的政治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在古老的《论语·颜渊》中,孔子回答季康子问政时提出的“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观点凝聚了孔子的政治智慧,也揭示了一种深刻的道理。其内涵丰富,值得我们深入理解和挖掘。

一、基本释义

这句话的直译是:“执政者自身带头端正品行,还有谁敢不端正?”其核心在于强调为政者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道德表率来引领社会风气。孔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在强调道德的力量,强调领导者的表率作用。

二、思想渊源

这一观点源自儒家的“德治”传统,与孔子“政者正也”的执政理念一脉相承。在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在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孟子进一步阐释为“自己不正直就不可能使别人正直”,这实际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进一步发挥。

三、实践应用

在古代,这一观点被视为“修己安人”的政治范式。而在现代,这一观点的应用更是广泛。例如,前国务院温家宝曾引用此句来勉励香港特首廉洁从政。在反腐讲话中,也强调“上面先做到,下边才有说服力”,这与“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实践逻辑相吻合。

四、当代价值

在当代社会,“子帅以正,孰敢不正”的论述揭示了领导者的行为示范对社会治理的关键作用。在廉政建设中,这一观点仍是重要的思想资源。更重要的是,它强调了道德引领比制度约束更具根本性的治理效能。一个正直的领导者,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能够带动整个社会的风气走向正义和公平。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一观点,不仅是对政治领导者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期待。无论我们处于何种位置,都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他人,共同构建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