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生活常识
  • 2025-08-19 15:5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重温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与历史背景

在毛泽东的《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中,“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无疑是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它生动描绘了1929年红军在大柏地战斗的激烈场景,如同一幅历史画卷,令人心潮澎湃。

一、词句解读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这句话不仅记录了战斗的激烈程度,通过“弹洞前村壁”的具象描绘,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词人巧妙地通过“装点此关山”将战争遗迹转化为审美意象,体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历史背景追溯

1929年2月,红四军在江西瑞金大柏地设伏,成功歼灭敌军刘士毅部,这是红军转战赣南的首场大捷。而这场激烈的战斗,正是毛泽东创作《菩萨蛮·大柏地》的灵感来源。1933年夏,毛泽东重访战场,用“弹洞前村壁”这一特写镜头再现当年的激战。

三 文物见证历史真实

当我们走进瑞金革命纪念馆,可以看到大柏地战斗遗址出土的文物。这些实物证据,印证了词中“弹洞前村壁”的历史真实性。这些战争遗物,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不易。

四、艺术特色赏析

这首词的艺术特色鲜明,上阕描绘雨后美景,彩虹、斜阳与下阕的战争回忆形成鲜明对比。“鏖战急”三字凝练地展现了战斗的惨烈程度,“弹洞”的描写则赋予历史以现场感。

五、词的传承与学习

如今,这首词有多个朗诵版本,甚至还有拼音注音版,方便我们学习。词中的战争遗迹与自然风光交融,展现了革命者的豪迈情怀。我们也应该传承这种精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词以其生动的诗意和深刻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与不易,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