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题:拉尼娜事件的强度与影响】
一、拉尼娜事件的强度
预计即将发生一次中等偏弱强度的拉尼娜事件,这场事件的冷水区域呈现典型的特征,赤道中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低。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件呈现出双峰型的形态,这是继2024年冬季之后的连续第二次拉尼娜事件,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对热带和副热带气候的影响。令人值得关注的是,自2025年7月起,海温持续下降,到了10月已经明确进入拉尼娜状态,冷水的扩散和发展速度相当迅速。
二、对我国气候的潜在影响
在气温方面,受拉尼娜事件的影响,中东部地区在冬季可能会经历偏冷的天气,北方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极端低温状况。值得注意的是,拉尼娜并不等同于冷冬,历史数据显示,大约三分之一的拉尼娜年冬季气温实际上是偏高的。在降水方面,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可能偏差,导致降水减少;而北方地区则可能因冷空气活动频繁而迎来强降雪。
三、全球其他影响因素不容忽视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北极海冰融化、欧亚积雪变化等因素可能叠加,极大地增加了气候预测的复杂性。据美国气象机构的预测,拉尼娜效应可能会持续至2026年初,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关注长期的气候波动。
面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我们建议大家密切关注国家气候中心的后续发布,以便及时做好应对准备。拉尼娜事件虽然具有一定的预测难度,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积极应对,就一定能够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平稳、安全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