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常识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南(2023完整版)

  • 生活常识
  • 2025-08-22 16:05
  • 来源:www.dataiw.cn
  • 生活常识

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定义与分类

在妊娠的旅途中,一些特殊的健康问题可能会悄然而至,其中之一就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这是一种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通常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其分类进行深入了解。

妊娠期高血压的定义是:在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这些血压水平在产后12周内会恢复正常,期间没有蛋白尿的出现。此时的病情相对较轻。

接下来是子痫前期。这是当妊娠期高血压伴随着蛋白尿(≥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其他器官损害(如肝、肾、神经系统等)时的情况。如果血压进一步升高,达到或超过160/110mmHg,并伴随着持续性头痛、视觉障碍、肝酶异常等症状,那么就属于重度子痫前期。

对于那些患有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在妊娠20周后如果出现新的蛋白尿或器官损害,那么就属于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二、筛查与风险评估:早期预防和监测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与监测,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孕妇在妊娠早期结合母体特征、生物标志物(如胎盘生长因子)以及超声评估来进行子痫前期的风险评估。而那些初产妇、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情况的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特别关注。

三、预防措施:药物与生活方式并行

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我们可以从药物和生活方式两方面入手。对于高风险的孕妇,建议在妊娠16周前开始睡前口服阿司匹林150mg至34周停药。如果孕妇的钙摄入不足(<1g/天),那么补钙也是必要的。生活方式方面,建议孕妇每周进行2.5-5小时中等强度的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以保持身体健康。

四、诊断与监测:精准测量与实验室检测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与监测,精准的血压测量是基础。我们需要间隔4小时重复3次进行确认,以避免过度治疗。血常规、肝肾功能、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超声监测胎儿生长、羊水量及脐动脉血流等手段,来评估胎儿的状况。

五、治疗原则:综合治疗与药物选择

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首先是一般治疗,包括休息(左侧卧位)、低盐饮食(每日≤6g)、增加蛋白质摄入等。对于药物治疗,当血压达到或超过160/110mmHg时,需要立即降压,拉贝洛尔、硝苯地平等是首选药物。硫酸镁可以预防子痫发作,必要时可使用镇静剂。

六、长期管理:产后随访与长期护理

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长期管理,产后随访是关键。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要在产后12周内持续监测血压,而慢性高血压患者则需要长期管理。在此过程中,如有需要,可以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发布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3)》或澳大利亚SOMANZ指南以获取更详细的指导。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