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忙的咨询热线中,赵广军聚焦于考生心理的话题。每年的高考、中考结束后的半年,他的生命热线和工作室都会收到众多考生和大学新生的心声倾诉。他特别提到,过去先报志愿再考试的时代,考生背负的压力尤为沉重,对周围的细微变化反应也更为强烈。而大学新生在开学至国庆期间,心理落差感尤为明显。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与其他同学对比产生的自卑和压抑情绪若未能及时疏导和沟通,可能会使一些孩子产生轻生的念头。
赵广军分享了一个近期接听的电话,一位高三男生因对高考政策性加分政策感到极度不满而打来电话。他抱怨称,大家都在付出同样的努力,却因加分政策而失去了公平竞争的机会。赵广军耐心倾听他的倾诉后表示理解他的感受,但更多的是鼓励他从自身的发展着手,重视自身的努力。他提到许多成功的名人并未读过大学,关键在于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非纠结于表面的不公平。这样的劝慰能从一定程度上抚平他们内心的失落与不满。
除了学业压力,高考结束后的“伤别离”也是困扰许多学生的难题。特别是情感初开的女生们更易受到这方面的困扰。面对这样的倾诉,赵广军总能以温暖的话语回应。他引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一俗语来安抚他们的情绪,并鼓励他们相信真正的爱情并不取决于距离,而是心灵的相通。他强调,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情绪波动时,不应过度干涉或责备他们,而应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他的回应虽然听起来像情感专家的“忽悠”,但对安抚孩子们的情绪、防止他们做出冲动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他的建议显得尤为宝贵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