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际家庭日,即5月15日,同时又是第八个全国无幽日。据《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依然高达约50%,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加关注家庭在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重要性。正如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所指出的那样,“以家庭为单位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阻断其传播的关键策略。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独特的细菌,能在胃内高胃酸浓度环境中生存。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国新教授介绍,它通过自身特殊的尿素酶,中和胃酸,为自己创造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这一微生物并非无害,2021年12月,它甚至被美国毒理研究所列为明确致癌物。
幽门螺杆菌与多种胃部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张国新介绍,大多数的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感染后,胃内环境和胃壁结构受到主要影响,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以及胃痛、胃胀、恶心、反酸、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
当感染者出现胃部疼痛、腹胀、频繁打嗝、食欲不振等症状时,应该引起警惕,及时就医并接受正规的治疗。积极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是降低胃癌发生风险的有效途径。虽然从感染到胃癌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但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有效降低风险。
专家提醒,平时要注意预防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由于它是经口传播,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做好清洁消毒。日常餐具要定期清洁消毒,避免在卫生状况不佳的摊位就餐。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应避免聚餐,如果必须聚餐,建议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家长应避免口嚼食物后再喂给孩子。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愤怒等情绪刺激也是预防的重要手段。
让我们在这个无幽日里,重新认识幽门螺杆菌,加强家庭防控,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持警惕,积极预防,远离幽门螺杆菌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