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的分泌与调节是口腔内局部刺激和大脑神经中枢反射协同完成的过程。唾液主要由口腔内的三大唾液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唇、夹、腭、口底粘膜上的众多小唾液腺产生。
在小宝宝刚刚降生的时候,他们的唾液腺尚未充分发育,加之主要以液状的乳类为食,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仅有50-80毫升,口腔粘膜处于一种较为干燥的状态。随着宝宝的成长,大约到了4个月的时候,唾液腺逐渐成熟,唾液分泌开始增加。宝宝开始逐渐接受半固体、固体的辅食,这些食物刺激口腔内的神经和唾液腺,进一步促进了口水的分泌。
到了6-7个月时,大多数婴儿的乳牙开始萌出。乳牙顶出牙龈向外生长的过程,会引起牙龈组织的轻度肿胀不适,刺激牙龈上的神经,通过唾液腺反射性地增加口水分泌。在口水分泌最旺盛的时候,每天的量可以达到200ml。
其实,正常的成年人每日分泌的口水比小婴儿多得多,一昼夜可达1000-1500毫升。即使在无食物刺激的情况下,每分钟也能分泌0.5毫升唾液。这些口水会被自主或不自主地吞咽下去,维持分泌与吞咽之间的平衡,而不会流出口水。由于小儿口腔发育的特点——容量小、浅、舌短而宽,闭唇和吞咽动作尚不协调,无法有效调节口腔内过多的唾液,因此积储后便会自然流出。
宝宝在这个阶段还会因为喜欢将手指、玩具等放入嘴中吮吸,刺激唾液腺的分泌,使口水增多。这一切都是宝宝正常的“生理性流延”。
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家长们已经认识到科学育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家长这一重要工作?如何给予孩子正确的关爱?了解更多科学育儿知识,请进入育儿频道。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快乐、有利于成长的家庭环境吧!
我们也温馨提示家长们,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实用技巧。比如如何给宝宝剪手指甲以及应对宝宝坠床的策略等等。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关爱宝宝,还要学会如何科学、有效地照顾他们,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