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内部控制与尽职调查:面对欺诈风险的策略建议
随着秋风送爽,宁波香格里拉酒店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宴会。当地箱包制造商王宏(化名)在此接待了一位来自香港的欧洲买家。当欧洲买家临时取消订单时,王宏警觉起来。他深知商业欺诈的严重性,并担忧地表示:“去年浙江不少箱包企业因客户下单后未付款而破产。”为此,他特意邀请欧洲买家加深了解,以确保双方的合作关系稳固。
欧洲买家对此解释称,订单取消源于终端客户的决定。由于已收取订金,虽给王宏带来些许不安,但买家承诺原材料费用会得以填补,且工厂尚未生产不会造成更多损失。尽管如此,王宏选择继续合作的也深知需要更深入地加强内部控制与尽职调查。因为近期的全球反欺诈报告揭示了一系列令人深思的数据。
全球风险咨询企业Kroll发布的《全球反欺诈年度报告》显示,中国有高达44%的欺诈行为是由卖方、供应商和客户共同实施的。仅有38%的中国企业对合作伙伴、客户和卖方进行过尽职调查,这一比例远低于全球平均的50%。更令人震惊的是,Kroll的调查结果显示,近九成中国企业遭受过欺诈行为侵害,且中国已超越巴西成为全球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
这些数据的飙升凸显了加强内部控制和尽职调查的紧迫性。Kroll中国区常务董事何越表示:“中国企业的态度变化是正视挑战的第一步。”她进一步强调,面对日益严重的欺诈问题,企业需要在内部控制上下功夫,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欺诈事件的发生。对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尽职调查同样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利益,也有助于促进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深远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纷纷加强了对效益和支出的审查力度。这导致以往可能被忽视的欺诈案件逐渐浮出水面。中国企业不仅要正视挑战,更需要从制度和意识层面进行深入改革和创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欺诈风险。公众也应摒弃对欺诈行为的避而不谈的态度,共同营造一个诚信、透明、公正的商业环境。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稳健前行,抵御各种风险的挑战。
王宏的宴会虽已过去,但内部控制与尽职调查的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每一个企业家和决策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在全球反欺诈的浪潮中保护自己的企业,确保商业活动的健康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