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打胎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我国还处于劣势

  • 打胎
  • 2025-05-30 13:58
  • 来源:www.dataiw.cn
  • 打胎药

本报报道,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生物医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催生出了一种全新的前沿学科——生物医学信息学。

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分会举办的数字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志新深刻指出,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在新药研发、医学和医疗设备研发等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广泛。

在新药研发领域,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基于疾病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技术,运用应用软件分析平台和数据库系统,整合海量的生物学数据,挖掘出有价值的知识。例如,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能够进行高效、低耗的潜力药物筛选;分子影像信息技术则可以直接在体内显示药物治疗靶点的分子变化。

在医学和医疗设备研发方面,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地位也日益重要。数字医疗器械和医学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医院医疗过程的数字化进程,提高了医疗的品质和效率。例如,临床用药决策支持系统能够通过权威的临床药学知识库为医生提供全面的合理用药监测和咨询服务,从而避免或减少因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事故。在医疗设备制造领域,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在数字化生理监测设备、数字化生化检测设备、数字X线摄影系统以及分子成像设备等方面的应用也已经十分广泛。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等专家却指出,尽管我国在生物医学信息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国外的差距却在逐渐拉大。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医学相互渗透的初始阶段,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不大,但现在这种差距已经逐渐显现,特别是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我国都处于劣势。这一现状已经引起了国家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应对这一挑战,《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了重点研究领域和技术,包括细胞动态过程生物信息分析、整合、模拟技术、药物虚拟设计技术等。新医改政策也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这些政策无疑将为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可以说,随着信息化成为新医改方案中的一大支柱,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在新药研发、医疗设备制造以及医疗服务等领域的角色将愈发重要。我们期待,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生物医学信息技术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我国的医药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