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打胎 >

手机收到打胎短信 收到短信要打疫苗吗

  • 打胎
  • 2025-09-15 17:39
  • 来源:www.dataiw.cn
  • 打胎药

一、疫苗预约短信的真假辨别

在这个疫苗预约盛行的时代,诈骗分子也盯上了这块“肥肉”。他们冒充疾控中心,发送含有钓鱼链接的“疫苗预约”短信,或者使用“价格调整”“优先接种”等诱人的话术,诱导人们转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期HPV疫苗诈骗高发,已有超过50人因点击虚假预约链接而损失惨重,总额超过60万元。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点辨别真伪的技巧。

正规机构是不会通过短信索要银行卡信息或验证码的。收到此类短信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如果你已经完成了疫苗接种,却突然收到“补种通知”,也要提高警惕。比如之前发生的麻疹疫苗案例,就有骗子利用这一点进行诈骗。对于收到的预约短信,如果不确定真伪,可以拨打接种门诊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千万不要直接回复短信。

二、骚扰与诈骗短信应对策略

骚扰和诈骗短信已经越来越普遍,我们需要学会如何应对。收到此类短信时,千万不要点击其中的链接,也不要回复退订代码。特别是苹果用户,需要特别警惕iMessage伪装成领导或熟人的诈骗。为了验证信息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核实。

除了即时应对,我们还需要做好长期防护。可以屏蔽1068开头的号段短信,这主要是骚扰短信的来源之一。为银行账户设置复杂密码,并开启转账验证功能,避免账户被盗用。定期通过“一证通查”服务核查名下的电话卡和网络账号,以防个人信息被冒用。

三、个人信息泄露应对

如果你频繁收到此类短信,那么你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泄露。这时,你需要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修改重要账户的密码,确保账户安全;开启银行卡交易提醒功能,一旦发现异常交易,可以及时处理;对于可疑的电话号码,可以通过12321平台进行举报。《反诈手册》(2025年版)特别提醒我们,任何要求“屏幕共享”“安全账户转账”的行为都是诈骗行为。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拨打96110进行咨询。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识别真伪信息,避免上当受骗。也要做好个人信息的保护,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