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适用条件与规范流程:药物流产须知
一、适用条件:
药物流产适用于怀孕49天(7周)以内的早期宫内妊娠,此时孕囊较小,成功率较高。一旦超过这个时间点,可能需要考虑人工流产或引产手术。确保符合以下前提:必须通过B超确认宫内妊娠,排除宫外孕风险;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检查,确保身体状况适宜;无药物禁忌症,如严重的肝肾疾病、哮喘等。
二、规范流程:
1. 用药方案:在医生的监护下,序贯使用米非司酮(抗孕激素)和米索前列醇(促宫缩药)。
2. 观察要求:服用米索后,需在医院观察4-6小时,直至孕囊成功排出。
3. 随访复查:流产后1-2周进行复查B超,约15-20%的病例可能需要二次清宫。
三、风险警示:
1. 严禁自行购药:非正规渠道的药物可能是假药或劣药,无法确保药效及安全;同时无法排除宫外孕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2. 并发症风险:药物流产可能引发大出血(发生率约1-3%),需手术干预的不全流产,以及感染风险(约2-5%)。
四、法律规范:
1. 我国法律规定:药物流产必须在二级以上医院由专业医生实施,诊所和个人售卖打胎药均为违法行为。
2. 实施要求:在接受药物流产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未成年人必须得到监护人陪同。
特别提醒:任何关于终止妊娠的决策都应咨询正规医院的妇科医生。私自服用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出血、不孕甚至生命危险。流产后,需休息2周,禁性生活1个月。如出现发热或持续出血,请立即就医。
请务必了解并遵循以上医学适用条件、规范流程、风险警示及法律规范,以确保自身健康与安全。面对任何关于健康的决策,请始终选择信赖专业医疗机构与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