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的隐形杀手——牙周病
你是否知道,牙周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由于牙周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忽视了牙齿的健康状况,导致一半以上的患者不得不选择拔牙治疗。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这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并学习如何护理牙周炎。
目录:
一、牙周病保健的八大误区
二、牙周病该如何进行保健
三、牙周炎的局部因素有哪些
四、喝点酸奶预防牙周病
五、良好的洗牙习惯对预防牙周病至关重要
一、牙周病保健的八大误区:
1. 偏侧咀嚼:只使用一侧牙齿咀嚼,可能导致颌骨发育不均衡,影响美观,严重时还会导致牙齿过度磨耗和颌关节紊乱。
2. 剔牙:这一传统习惯可能导致牙龈萎缩,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炎的风险。
3. 咬过硬食物:可能导致牙齿折裂,严重者需拔牙。
4. 刷牙时用力过大:可能导致牙齿磨损、敏感,甚至损伤牙龈。
5. 使用冷水刷牙:正常情况下,冷水刷牙不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如果出现不适,可改用35℃左右的温水刷牙。
6. 用牙齿作工具:如开瓶塞、咬缝线等,容易使牙齿受损、移位。
7. 紧咬牙:过度磨耗牙齿,易出现牙折等症状。
8. 随意服药:孕妇及儿童服用四环素类药物可能影响牙齿发育,造成牙体组织缺损。
二、牙周病该如何进行保健:
牙周病的治疗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轻度牙龈炎和早期牙周炎可通过洁治(俗称“洗牙”)去除牙石和菌斑,控制病情发展。如病情较重,则需要进行牙周刮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确诊后要积极治疗,并通过坚持口腔保健来防止复发。
三、牙周炎的局部因素:
1. 牙结石:牙石是菌斑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容易引发牙周炎。
2. 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3. 创伤性咬合:咬合时力量或方向异常,导致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
4. 其他因素: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也会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酸奶助防牙周病,日常习惯不可忽视
富含乳酸的食物,如酸奶,对改善牙周健康具有显著效果,有助于防止牙龈萎缩和牙齿脱落。这一最新研究成果由日本牙科研究人员发现,引起了专家们的广泛关注。
义诊专家指出,牙周病是一种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容易导致牙床萎缩和牙齿脱落。除了日常刷牙和使用牙线进行清洁外,有效缓解牙周病的方法相对较少。有趣的是,传统观念认为大量食用乳制品有助于预防牙周病,而最新的研究发现,酸奶等乳酸类食品在预防牙周病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对大量人群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摄入较多乳酸类食品的人患重度牙周炎的几率较低。虽然不必刻意大量饮用酸奶,但了解其益处并在日常生活中适量摄入是有必要的。
口腔健康:正确的洗牙习惯是关键
尽管我国儿童的刷牙率高达92.77%,成人也有85.66%,但口腔卫生状况并不理想。一项新的调查揭示,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定期口腔检查是提升口腔健康的关键。
牙周病是导致牙齿过早缺失的主要原因,而口腔卫生状况差则是其根源。为了预防牙周病,定期“洗牙”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人们通常认为,只要每天认真刷牙就不需要洗牙了。研究表明,即使在彻底刷牙后,牙齿表面也会在数小时内滋生新的细菌,并在30天内达到最大数量。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或刷牙方法不正确,牙齿表面尤其是牙刷难以触及的部位会聚集大量菌斑,久而久之形成牙结石。这些牙菌斑和牙结石如不能及时清除,就会导致牙龈炎、牙周炎等一系列牙病。
如果你从未洗过牙,就应该尽早到医院口腔科进行一次全面的洁治,清除牙齿表面多年的牙菌斑和牙结石。更重要的是,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使用正确的方法刷牙、饭后漱口、每天早中晚三次刷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等。晚上睡前刷牙尤为重要,能清除当日的食物残渣和污垢,避免在夜间睡眠时口腔内细菌滋生和牙菌斑的形成。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牙周病的发生,维护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