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呼吸系统疾病中,哮喘尤为引人注目。它像一块巨石压在胸口,影响着人们的正常呼吸,扰乱生活秩序。对于大多数哮喘患者来说,他们的哮喘主要是内源性哮喘,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密切相关。而对于那些身体较弱、容易生病感冒的人来说,如果病情久治不愈,就可能会引起哮喘的发作。外源性哮喘则主要是由过敏引起的,因此平时需要远离过敏源。那么,究竟什么是哮喘?哮喘又有哪些表现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目录:
一、什么叫哮喘?
二、哮喘有哪些表现?
三、哮喘能否治愈?
四、哮喘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
五、如何避免患上哮喘?
一、哮喘的成因与定义
哮喘,这一呼吸道慢性炎症疾病,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它的成因多种多样,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如果家族中有过敏性疾病或哮喘病史,个人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湿疹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哮喘。诱发因素包括过敏性因素,如尘螨、食物、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以及非过敏性因素,如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等。
二、哮喘的症状表现
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发作的胸闷、气喘、呼吸困难和咳嗽等。在发作前,患者常有鼻塞、打喷嚏、眼痒等先兆症状。严重发作时,可能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有些患者唯一的症状就是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哮喘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也可自行缓解,但大多数情况需要积极处理。
三、关于哮喘的治愈问题
虽然哮喘无法根治,但经过长期恰当的治疗,绝大多数人可以获得有效控制。患者教育在哮喘管理中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预期,理解哮喘的先兆、症状、自我监测和自救,确保正确掌握吸入制剂的用法。药物治疗也是关键。控制发作药具有抗炎作用,规律应用后可以控制气道慢性炎症,减少乃至避免哮喘急性发作。缓解发作药则通常在哮喘急性发作时按需使用。
气道给药技术介绍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当前控制哮喘发作的最佳药物,其问世彻底改变了哮喘治疗的格局。这类药物虽无法根治哮喘,但能长期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发作的次数和程度,避免气道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显著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当与β2激动药联用时,其效果更佳。小剂量ICS应用是相对安全的,可能出现的局部副作用如声音嘶哑、口腔感染等,可以通过改进给药技术或吸入药物后及时漱口来减轻。大剂量应用时,可能会出现全身副作用,如皮下组织变薄、肾上腺皮质功能抑制、骨密度降低等。令人欣慰的是,没有证据表明ICS会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活动性肺结核也并非其禁忌症。
哮喘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
1. 病情轻重:哮喘是顽固的呼吸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能显著降低治疗费用,且有助于避免病情加重导致的危害。
2. 患者自身因素: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以及稳定的心态有助于减少哮喘的发作,从而降低治疗费用。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也是关键。
3. 治疗方法:选择疗效显著的治疗方法能缩短治疗周期,防止复发。不规范的疗法则可能耗时费力,存在再次发作的风险。
4. 医院选择:选择专业、先进的医院能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治疗不彻底或无效的情况,从而节省费用。
哮喘预防指南:
要避免患上哮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调整饮食,清淡富有营养,避免引发哮喘的食物;避免接触屋尘螨、皮毛动物等常见变应原;远离刺激性的气体,如厨房油烟、香水等;远离烟雾;在花粉多的季节,外出时最好躲开花草集中区域或戴上口罩;注意保暖,避免骤然接触冷空气;避免情绪激动,远离有涂料、过分装饰的场所。哮喘患者还需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积极预防病毒的入侵和过敏源的接触。若患上哮喘,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