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性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间质性肺炎。这种病症的源头,源自那些影响各种动物健康的致病体。目前已经发现了八种类型的支原体,而其中只有肺炎支原体对人类具有致病性,主要引发的是呼吸道疾病。
肺炎支原体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口鼻分泌物,使得呼吸道感染。这种病症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尤为常见,但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尤其在秋冬季节更为普遍。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包括咽炎和支气管炎,少数情况会涉及到肺部。
支原体肺炎在非细菌性肺炎中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或在各类肺炎中占百分之十。在发病前两周到三周内,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检测到肺炎支原体的存在,直到病情痊愈。
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过程相当独特,它通过接触感染生长在纤毛上皮之间,并不会侵入肺实质。其细胞膜上的神经氨酸受体能够附着在宿主呼吸道上皮细胞的表面,进一步抑制纤毛的活性,破坏上皮细胞。还会产生过氧化氢,从而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
关于其致病性,可能与病原体或其代谢物引发的过敏反应有关,这种过敏反应导致体液免疫。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成年人的血清中存在抗体,因此这种病症的复发率相对较低。尽管支原体性肺炎不容忽视,但大多数病例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护理,都能得到良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