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心绞痛类型如何多变,其根源都在于心肌缺血。当心肌出现缺血,细胞不得不启动无氧代谢以维持生存,这一过程会产生如丙酮酸、乳酸等酸性代谢物。这些代谢物直接刺激心脏神经,导致我们感受到心绞痛的症状。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心肌缺血的背后,隐藏着冠状动脉中大小不一的粥样斑块,这些斑块严重影响了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而对于另一部分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他们的心绞痛则是由冠状动脉的痉挛所引起的。
在治疗上,临床医生常采用多种药物来应对这一病症。包括硝酸酯类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甘油等,它们有助于扩张血管,改善血液供应。受体阻滞剂如β美托洛尔、拉贝洛尔等,能够减缓心率,降低心肌的耗氧量。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氟桂利嗪、氨氯地平等,能够松弛血管平滑肌,防止血小板凝聚。降血脂药物如辛伐他汀等,可帮助调节血脂水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则有助于控制血压,减少心脏负担。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能够防止血液凝固,减少血栓形成。对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还需要使用抗凝剂如华法林等,以防止血液高凝状态。
在日常生活方面,患者应以低脂饮食为主,尽量减少烧烤、肥肉、坚果、油炸食品等高脂食物的摄入。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玉米、胡萝卜、小麦等。养成少量多餐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这对于心绞痛的防治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