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APLAR中国行——类风湿关爱行动”全国巡讲启动会暨北京站讲座于3月17日,在首都北京盛大开幕。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其中,中华医学会学分会主委、北大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的声音,更是引起了大家的深刻共鸣。
教授在活动中发表深刻演讲,指出我国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现状亟待规范。他强调,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患者的用药方面。据教授透露,仅有61%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了必要的抗风湿药物治疗,而真正规范用药的患者仅占44%。
栗占国教授进一步解释说,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侵蚀性关节炎。在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病率高达0.2%~0.4%。治疗该类疾病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两种途径,其中药物治疗中,抗风湿类药物(DMARDs)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
令人遗憾的是,的全国多中心调查结果显示,我国DMARDs的误用现象相当普遍。令人震惊的是,有39%的患者从未使用过DMARDs,而用药不足半年就盲目停用的患者占到了17%。这种不规范的用药情况可能会导致肢体残疾等不可逆的严重后果。骨科医生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时,更倾向于选择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而在患者教育、应用抗风湿药物以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仍需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APLAR中国行——类风湿关节炎关爱行动”由亚太风湿病联盟(APLAR)发起,并由先声药业全力承办。该活动计划覆盖23个城市,通过讲座、社区教育、患者教育、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提高医生、患者和公众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并推动规范诊治。作为活动的亮点之一,先声药业在2011年成功上市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风湿一类新药艾得辛,为类风湿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这无疑是对抗类风湿战役中的一大喜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