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外观与说明:介绍一起涉及三无药品的悲剧
在北京市同仁医院南区(亦庄分院),一位名叫李中(化名)的患者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后不幸感染超级细菌。医生的介绍和推荐下,患者家属从他人手中购买了无中文标示、无中文批号、无中文说明的药品。服用该药品后,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并死亡。此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质疑。
李中的儿子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详细讲述了事件的经过。术后,患者并发脑梗和肺部感染,医生告知家属必须使用名为多粘菌素B的药物。家属在好友的帮助下购买了口服的多粘菌素B片剂,但病情并未好转。随后,医生告知家属,患者感染的是超级细菌,之前有两例类似病例已死亡。医生还表示,医院没有这种药物的注射液版本,北京也难求。医生表示知道购买这种注射液的渠道,只要家属信任他并跟随他的指示行事就能买到。
李先生按照医生的指示行动,顺利购得注射液并交给医生。不久后,患者病情急剧恶化,最终因心室颤动和感染性休克抢救无效死亡。家属发现退回的注射液药品及包装上的说明全是英文,没有任何汉字,也没有中文批号。按照我国法律规定,这样的药品属于三无产品。
同仁医院相关负责人证实,医生推荐的药品已被认定为三无药品。目前,东城区人民法院已受理此案的起诉。这起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关注药品安全问题,以及加强对药品市场的监管力度。
这起事件引发了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担忧。人们纷纷呼吁加强药品监管,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也提醒患者和家属在购买药品时要保持警惕,遵循医嘱,选择正规渠道购买药品。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药品安全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我们的药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