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人数逐年上升,其中同性性行为传播成为主要的感染途径。在艾滋病防控工作愈发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卫生部有关官员在第二十二个艾滋病宣传日到来之际,提醒公众关注学校中的性传播问题,将其作为防控工作的重点。
据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肖东楼透露,目前中国估计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七十四万人。而在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行为传播和同性性行为传播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性行为已经超过静脉成为艾滋病传播的第一途径。
在全球每天新增的约一点四万名艾滋病感染者中,有一半是十五岁至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还有约两千人是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对于这些青少年,教育是他们免受艾滋病侵害的最重要手段。教育部和卫生部已经联手推进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将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教学材料送到中等职业学校。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表示,教育部已经全面部署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要求将其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利用校园宣传栏、图书馆、阅览室、广播、闭路电视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她呼吁广大青少年要养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自觉抵御艾滋病的侵袭。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性健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亚洲已经成为仅次于非洲的艾滋病第二大感染州,其中不洁性行为是导致感染人数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代表魏英瑛强调,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工作必须重点关注静脉、男男性行为和交易性行为等高风险行为。社会也需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价值观,从源头上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面对艾滋病的威胁,我们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共同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