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梦,实习记者魏李培)近期因手术安全核查失误导致的医疗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卫生部针对这一情况迅速采取行动,组织专家对现行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进行深入研究与修订。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卫生部正致力于为全国医疗机构制定一项更为严谨、全面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一直以来,卫生部高度重视手术安全问题。近年来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医疗百日安全专项检查和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中,手术安全核查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自2007年起,卫生部和中国医院协会共同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中,也反复强调了手术安全核查的重要性。
此次修订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讨论稿)》和《手术安全核查表》,是由卫生部委托中国医院协会起草的。规定在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的三个关键环节中,手术医师、医师和手术室护士必须共同进行患者的身份和手术部位的核查。这一制度确保了手术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讨论稿进一步规定,手术患者必须配戴具有患者身份识别信息的标识。而《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填写与核对则更为严谨,由医师主持并填写;若无医师参与,则由术者主持并填写。核查三方需共同确认患者身份、手术方式、知情同意以及手术部位与标示等内容。这份宝贵的《手术安全核查表》将被归入病案中妥善保管。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8年6月25日推出了一项针对手术室外科手术团队的安全核对表。据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该核对表的应用使得患者接受外科标准化治疗的可能性增长了一倍,同时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及死亡人数。这一成果为全球手术室的安全管理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我国卫生部的修订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卫生部在推行新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时,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确保我国手术患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