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影的世界里,观众的偏好并不总能揭示电影的真实价值。因为人的判断往往存在偏差,时间的流转也会改变人们的观影取向。就像过去十年,它并不能总是体现出电影的深厚情怀,因为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变迁。在观众群体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能够理解复杂的商业逻辑,有时候重重迷雾会令人迷惑,导致人们对电影的价值产生误解。
对于电影《功夫》,它所展现的并非只是一部电影,更是对情怀的呼唤。周星驰在拍摄此片时,内心深处是对偶像李小龙的致敬。十年过去,观众依然愿意为此买单,这也反映出观众对于周星驰的偶像崇拜。作为一名忠实的周星驰粉丝,我不得不说,这部电影也是我对偶像的一份私心。
电影的开头,鳄鱼帮老大在警局大发雷霆,冯小刚的演绎充满了黑色幽默。当他走出警局时,还不忘调侃当时不景气的电影市场。这个场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当时的贺岁片之王冯小刚来说,这句话无疑带有戏谑和调侃的意味。
周星驰的出场更是令人忍俊不禁。他一脚踢爆足球,仿佛是对《少林足球》的微妙致敬。他的声音迅速膨胀,让人熟悉,而混混的角色也随之浮出水面。旁边的胖子角色很有喜感,他的静默和不动,增添了这个角色的趣味性。即使在理发的时候,他都显得如此酷。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总是无意间触碰我们的笑神经。在观看过程中,我不禁心生疑惑,这是周星驰吗?是也不是吗?是还是不是?其实不必过于认真。
《功夫》是周星驰转型的一次尝试。虽然特效是此片的亮点,但更多的是为故事服务。《功夫》本身很少触及人物的深层次挖掘,但在故事元素的混搭上却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十年后再看这部电影,虽然特效仍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周氏喜剧风格在这部电影中反而成为了辅助元素。
值得一提的是,冯小刚导演的作品虽然常常让人记不住,但他客串的角色却让人过目不忘。相较于他的导演能力,他的选片眼光更为精准。在《功夫》之后,他不仅继续拍摄电影,而且在业界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他成功地捕捉到了观众的喜好和需求,成为了中国电影界的一位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