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喜剧舞台上,独树一帜的周星驰,他的作品拥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搞笑天赋,更深层次的是他的作品所蕴含的哲学内涵。被许多人尊称为“后现代主义解构大师”的周星驰,他的每一部作品都似乎在诉说着更深层次的故事。
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唐伯虎点秋香》中,江南四大才子的传统形象被重新解构,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九品芝麻官》里的包青天也不再是传统的形象,而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话西游》更是将我们熟知的西游记进行了解构,至尊宝与孙悟空的形象让人深思。而在《长江七号》中,他解构了我们幻想中的高级外星生物,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宇宙世界。至于《西游降魔篇》,更是解构了我们心目中的孙悟空,重新建构了唐僧以及西天取经的壮举。在这部电影中,西天取经不再是传统的斩妖除魔、惩恶扬善,而是被赋予了“大爱”的深刻内涵。
今年春节上映的《美人鱼》,让我们看到了周星驰的又一突破。在这部电影中,他选择了建构而非解构。说到这,我们不妨提一句,周星驰虽然解构过众多事物,但爱情始终是他未曾解构的净土。像香港编剧技安(导演和演员刘镇伟,《大话西游》中的菩提老祖)也未曾解构爱情。对于爱情如果被解构会是什么样子,我实在是无法想象。对此,推荐大家去看一部外国电影《最佳出价》,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回到周星驰的解构大师称号,我认为这一称呼最早应该是从《大话西游》开始的。这部影片之所以受到无数影迷的热烈追捧,是因为它宣扬了一种个人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主张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对集体主义层面的宏大主题持排斥、逃避、鄙视甚至仇视的态度。《大话西游》中孙悟空的取经之路被揶揄为“他好像条狗哎”。现在不少网友都欣赏这样一句话,“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在周星驰的其他作品如《鹿鼎记》、《九品芝麻官》中,无论主人公建立怎样的丰功伟绩,最终都会回归家庭,享受平凡生活的幸福。这也体现了个人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