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性健康 >

立秋后如何防肺燥 防肺燥的办法是什么

  • 女性健康
  • 2025-04-11 17:07
  • 来源:www.dataiw.cn
  • 女性健康

随着立秋的脚步悄然而至,天气逐渐由热转凉,由潮湿转为干燥。在这个换季的时刻,我们需要注意身体的养护,特别是防肺燥。

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门诊主任龙惠珍指出,立秋刚过,天气以燥热为主,防暑仍是重点。昼夜温差逐渐加大,要注意温差变化。人体的生理活动也将随着夏季的生长转向秋季的收获。

虽然今年8月7日就已立秋,但真正进入秋天的标志是连续5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摄氏度。初秋时节,仍有夏的高温与晴朗少雨的气候,此时感受到的燥邪为温燥,易损害人体的津液。防肺燥十分重要。龙惠珍表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被秋燥所伤,出现口干、咽燥、干咳等症状。

为了防止秋燥症状加重,应少食用葱、姜、蒜等辛味之品,多食用芝麻、蜂蜜、荸荠、葡萄等柔润食物。比如百合莲子汤、百合煮稀饭等,既方便又美味,有益于身体健康。

随着昼夜温差的变化,防止因温差引起的感冒等疾病同样重要。虽然立秋后天气依旧炎热,但秋天也不远了。龙惠珍提醒道,要锻炼自身的抗寒能力,根据个人体质适当增加衣物,注意防冻。

到了秋季,养生以养阴为主。在春夏两季时,人体的阳气以外发为主,到了秋冬时节,要注意对阳气的收藏。因此中医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秋季运动要以静为主,如太极、跳舞、散步等都是很好的选择。早睡早起很有必要,以利于肺气的舒展。

龙惠珍强调,养生一定要因人而异。例如,虽然立秋后有“贴秋膘”的习俗,但这主要适用于北方人。南方立秋后天气仍然暑热,如果盲目“贴秋膘”,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这是因为地域不同,人们的养生方式也会有所差异。

她进一步指出,即便是南方人,养生方法也要因人而异。中医认为人体有9种体质,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身体状况。养生不可盲目跟从。龙惠珍强调,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养生之道就是要使身体处在这种平衡的状态之中。只有使自身达到平衡的状态,才是最适宜自己的养生之法。

立秋后我们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地域特点进行合理的养生,做到因人制宜,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吃药打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