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虫子悄然爬上我们的身体,我们的本能反应是迅速将其拂去。当一些人感到皮肤里有“蚁走感”,却找不到实际存在的虫子,甚至怀疑它们已深入皮肤内部,这样的情况就可能是陷入了“寄生虫妄想症”的漩涡。这种虚构的寄生虫,竟能引发真实的精神痛苦,让患者为了寻找并消除这些不存在的寄生虫,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甚至产生极端行为。
让我们关注一个病例:陈先生,一个54岁的武汉离异男子。他在外地旅行时,突然遭遇浑身瘙痒与红疹的困扰。尽管医生诊断是蜱虫叮咬,但他的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更让他深信不疑的是,他的体内充满了寄生虫。他描述自己从头发中“捉”到了某些虫子,并坚信这些虫子在他的身体内孵化,甚至从他的前胸钻出。他的信念坚定无比,那些带翅膀的虫子在皮肤表面飞快地移动,根本看不到。
这种对寄生虫的强烈感知,让陈先生不断抓挠自己的身体,导致皮肤伤痕累累,甚至溃烂。他恐惧这些“寄生虫”会传染给家人,因此不敢回家。他尝试各种治疗方法,包括服用蛇药、涂抹硫磺膏等,但他坚信这些都是寄生虫卵的反应,而非皮肤的正常现象。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陈先生的症状被诊断为严重的寄生虫妄想症。虽然他确实曾被虫子咬过,但他所描述的“捉”到的虫子实际上是蚰蜒一类,不会在人体内寄生。医生们试图向他解释这一点,但他坚决拒绝接受这一诊断,认为自己患的是一种未知疾病,而非精神疾病。
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脑科医院的郭沈昌教授指出,寄生虫妄想症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毒品成瘾以及偏执型精神障碍等。当患者出现持续的、强烈的身体寄生虫感知,四处求医却得不到缓解时,就需要警惕这种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这种虚构的寄生虫感知,可能是大脑功能异常或精神压力过大的表现。对于陈先生来说,他需要及时的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帮助他走出这一精神困境。
面对这样的患者,我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妄想症并非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精神疾病。只有通过深入了解、耐心沟通和专业的治疗,才能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