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伦敦奥运会的热烈氛围中,奥运精神似乎成为了每个人心中的焦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奥运精神并不只是电视屏幕上运动员们的身影,它更是一种全民参与、全民运动的理念。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奥运精神呢?那就是每个人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这正是奥运会举办的初衷。那么,我们扪心自问,我们距离这个初衷还有多远?多久没有挥洒汗水,进行一场运动了呢?
中国慢性病患者数量居高不下,儿童身体素质下降,这一切都与缺乏运动息息相关。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国人参与运动的热情不高呢?
体育设施的匮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根据2005年发布的《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报告(至今尚未有第六次的数据公布),我国拥有各类体育场地85万个,但平均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1.03平方米。浙江体育局前任局长陈培德曾表示,中国的人均体育场占有率在世界排名中远远落后。《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也显示,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超过60%的学生居住环境并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
忙碌的生活节奏让人们无法抽出时间运动。城市在膨胀,单位却在缩小,人们花费在通勤上的时间越来越多。再加上家务、工作、孩子的学习等压力,人们往往精疲力尽,无暇运动。不仅如此,就业压力使得许多都市人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外都忙碌不堪,如何抽出时间进行身体锻炼成为了一个难题。
体育消费的高昂价格也是阻碍国人参与运动的一个原因。以乒乓球为例,曾经公共体育馆免费打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去乒乓球馆消费动辄就要花费几十甚至上百元每小时。如果想要进行足球等户外运动,租场地的费用更是高昂。
在金牌大国的背后,我们更应该注重全民运动。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所在。我们需要从到个人共同努力,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和开放性,降低体育消费门槛,让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运动中。也需要调整生活方式,合理安排时间,让运动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奥运精神的全民参与理念。